close
標題:

月球的表面是點樣的?

發問:

我想知月球嘅表面係點樣?唔該,快D!要做功課!

最佳解答:

月球的表面 「兒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以前的人看到皎潔的月亮,認為月亮表面一定十分光滑,好像白玉盤似的。直到望遠鏡的發明後,才發現沒有大氣層保護下的月球,表面佈滿了隕石坑,而臉上坑坑洞洞的人,也常被開玩笑好像月球表面一樣。 月球上面顏色較深,地勢比較平坦的地方,古時候的人稱它為月海,中國也有關於月海的傳說,日本有名的搖滾演唱團體"Luna Sea(月之海)"更是以它為命名。只是月球上其實沒有海水,月球上的陰影其實是表面的坑洞被顏色較深的玄武岩岩漿所填滿,而表面明亮的部分則是由長石所組成喔! 月球表面隕石坑的命名,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天文學家、有希臘羅馬時期的哲學家,都是讓人敬仰的大師。 圖片參考:http://teaching.moe.gov.tw/jobs/97/web/works/B130050/moon1.files/slide0016_image025.jpg ※圖片來源:阿星的故事http://thestarstory.uhome.net 留名月球的科學家(補充資料,資料來源-觀星人雜誌): 柏拉圖(Plato,西元前427~348年): 希臘時代的哲學家。創立「同心球」的宇宙體系,認為日、月、五大行星都繞著地球運行,發展出以「地球為宇宙中心」的說法,蔚為盛行。 哥白尼(Copernicus,西元1473-1543年): 著有「天體運行論」一書,主張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運行理論,反對當時基督教會所支持的地球為中心的理論。 第谷(Tycho,西元1546-1601年): 出生丹麥貴族家庭,在哥本哈根建了當時最精確的天文台,得到許多觀測資料。不過不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說,主張半日心半地心的混合系統。臨死前將畢生觀測資料贈給刻卜勒。 刻卜勒(Kepler,西元1571-1630年): 德國天文學家,歸納出天體運動的三大定律,並編制出版「魯道夫星表」。這個發現排除了古希臘完美軌道模型,也否定了根深蒂固的地心說。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其他解答:

月球 表面地理 月球形狀是南北極稍扁、赤道稍許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500米。南北極區也不對稱,北極區隆起,南極區窪陷約400米。但在一般計算中仍可把月球當作三軸橢圓體看待。物理天平動的研究有助於解決月球形狀問題。通過天平動研究還表明,月球重心和幾何中心並不重合,重心偏向地球2公里。這一結論已為阿波羅登月獲得的資料所證實。 月球表面有上萬個直徑超過1千米的環形山。月球環形山大部分都有上億年的歷史,缺少大氣層和氣象活動以及缺乏近期地質活動保證了它們大部分永久性的保持原樣。 南極-艾托肯盆地為月球上也是太陽系內已知最大的環形山。這環形山位於月球的背面,接近南極的地方,直徑約2 240公里,深13公里。 那些暗色和較少特徵的月球平原叫「月海」,這是由於古代的天文學家認為上面是海洋的緣故。事實上,月海由巨大隕石撞擊後從月幔流出並覆蓋表面的玄武岩岩漿形成。較淺色的高地叫「月陸」。幾乎只有面向地球的月面才有月海,月球背面的月海寥寥可數。天文學家相信這是因為月球的質心比形心更靠近地球所導致的。 在月殼上是一層表面呈塵埃狀的岩石層,稱為月壤,月壤並不是土壤。月殼和月壤在月面的分佈並不均勻。月殼的厚度由60公里(月球正面)至100公里(月球背面)不等,月壤則由約5米(月海)至十多米(月陸)。 在2004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Ben Bussey博士率領的小組從克萊門汀任務拍攝得來的照片中,發現月球北極Peary crater邊沿的4個區域經常受到日照(南極卻沒有發現類似區域)。這些終年日照區的產生是由於月球的自轉軸傾角很小,同樣道理,有很多位於兩極的隕石坑底經常沒有光照。|||||遠觀: 1)像芝士的皮一樣 2)看似有一只兔子 近觀: 1)凸凹不平 2)有許多環形山 好唔好用?31C9A75CB3B14398
arrow
arrow

    rdfvj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