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大 中 至 正.....出自何處??

發問:

大 中 至 正.........出自??

最佳解答: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大中至正”的出處為明朝王守仁所著傳習錄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大中至正”的意思是極為公正之意,並非莊國榮所言是清朝太監李蓮英墳墓前的對聯。 Reference: http://www.chinarevi ewnews.com/doc/1005/ 0/8/4/100508432.html ?coluid=46&kindi d=0&docid=100508 432&mdate=120513 0131 書裡的引言中寫到「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指得就是極為公正,不偏不倚。 Reference: http://www.gclub.com .tw/news/news_list.a sp?no=aj100920071205 183939 中正紀念堂是台北市最宏偉的紀念性建築,它是蔣介石的紀念館。二十五公頃廣大園區裡,坐落著中正紀念堂、中正公園、「大中至正」門、圍牆、瞻仰大道、劇院、音樂廳,是台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動廣場、藝文表演中心。而園區裡的「大中至正」是一個牌樓式的建築,高三十公尺,是台北市區內最大的牌樓。該牌坊規制是「五門六柱十一樓」規格,與古代帝王陵寢前「神路」建築的牌樓相同,是中國傳統中的最高等級,氣勢磅礴。 牌樓上的「大中至正」四字為歐陽詢體,出處是明朝哲學家王守仁的傳習錄:「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己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大中至正」的意思是「極為公正,不偏不倚」。由於牌子未落款,台當局也從未說明出處,二十多年來民眾皆不知為何人所題,甚至有人猜測是蔣介石墨寶,直到今年十二月三日,台灣書法家楊家麟因不滿「大中至正」被拆除而出面承認是他寫的。 今年八十七歲的楊家麟擅長書寫魏碑龍門二十品以及歐陽詢體書法,他表示,三十年前台北故宮博物院要找人寫「大中至正」。當時許多書法家齊聚一堂,後來因指定要歐陽詢體、且不能落款,這工作才落到他頭上。楊家麟說,當年他以鐵絲麻線寫下每個約一百七十五公分的「大中至正」四個大字,而且為了藝術沒有要一毛錢。 Reference: http://www.takungpao .com/news/07/12/06/T M-833122.htm

其他解答:

出自李蓮英的墓碑 李蓮英墓舊照「大中至正」高懸 聞名於歷史的清朝大太監李連英之墓,就位於現在北京這座21世紀實驗學校的校園裡面,經過文化大革命破壞後如今只剩下一座土丘。 不過根據北京市檔案館留下的資料顯示,這裡曾經有一條頗具氣勢的墓道,通過最前面的金水橋後,是整個墓地中最有氣勢的一座大理石牌樓,仔細看這張照片左上角,「大中至正」4個字,就在牌樓上這幅對聯,下聯的位置再往後通過祭壇,這座寶塔就是李蓮英的墓穴,整座墓園的設計之用心,連文革時負責挖墓的人都感到驚訝。 破壞李蓮英墓參與者:「我想它是墊上一層鐵皮,打實一層再墊上一層鐵皮,再打實一層,是一層層啊,從底下壘起來的,我記得好像我還數了數十八層。」 根據史料記載,李蓮英墓前這座牌樓對聯的上聯是,通幽向明昭垂萬稷,下聯是大中至正鞏固千秋,文筆氣勢恢弘,但是當時寫下這副對聯的人,恐怕怎麼也沒想到,這4個字會在百年後的台灣成為熱門話題。D1B39E804036C6BD
arrow
arrow

    rdfvj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